
1953年,朝鲜战争进入了关键时期。一方面,战斗仍在继续;另一方面,中朝美三方在板门店进行的停战谈判时常中断。美军希望在战争中取得胜利,南朝鲜的李承晚集团更是好战,主张全面进攻。中朝则期望通过战争推动停战的早日实现。
4月18日,主席在办公室里深思熟虑,思考着朝鲜战局的走势。他掐灭了手中的香烟,拿起笔签署了一道新的命令:将杨勇调任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0兵团司令。
接到命令后,杨勇于5月11日启程前往朝鲜。19日,他到达了20兵团的驻地——台日里。这里是一个普通的山谷,四周的树木被战火烧得焦黑,原本的绿意早已消失殆尽,眼前一片荒凉。
5月13日,志愿军发动了夏季反击战役。杨勇来到了设在山洞中的兵团司令部。一到达,杨勇就开始详细了解敌我双方的情况,特别是对联军总司令克拉克进行了研究。克拉克毕业于美国西点军校,是美国军事政策的忠实执行者,杨勇对他的作战风格也有了清晰的认识。
夏季战役不久,志愿军便取得了胜利,停战谈判再次启动。美方做出了一定让步,愿意交换战俘。然而,南朝鲜的李承晚却在背后捣乱。他策动群众反对停战,甚至强行扣押了中朝战俘2.7万余人。面对李承晚的破坏行为,杨勇气愤地说:“这个李承晚野心不小,决心也很大。”政委王平则说道:“该狠狠教训他一顿,看看他还敢不敢乱来。”
展开剩余82%杨勇将这一意见汇报给了彭总,彭总随即致电主席,建议对李承晚军队进行严厉打击,并提出歼灭敌军1.5万人的方案。主席同意了这一建议,回复道:“同意,再歼灭伪军万余人非常必要。”
在两次反击战役之后,敌军受到严重打击,战局对中朝方越来越有利。志愿军在金城拥有四个军,兵力是美军的两倍,火力优势更是高达1.7倍。
6月21日,志愿军总部发布了作战命令,杨勇负责指挥20兵团展开金城战役。接到命令后,杨勇立即开始部署战术。敌军在金城一带的防御体系仍然很坚固,尤其是李承晚的伪军精锐部队伪首都师和伪第3、6、8师,占据了防守有利的高地,并且在战壕和地堡前布置了地雷和铁丝网。
为了突破敌人的防线,杨勇召集兵团党委会议讨论作战计划。大家纷纷提出建议,一些人认为:“20兵团应作为主力,其他参战部队必须全力配合敌人。”有的提出,雨季即将到来,渡河作战可能是一个有效的方法,应该准备好橡皮舟和其他渡河器材。
杨勇则认为,“战场上,诈伪是必不可少的战术。”他提议先进行小规模进攻,麻痹敌人,然后再扩大规模,逐步包围敌人。大家一致同意这个策略,接着杨勇和作战部门一起制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,并得到了志愿军副总司令邓华的批准。
在思考作战方案时,杨勇常常亲自前往前沿阵地查看情况。一天,他看到有些战士正在挖掘掩体,便走过去询问:“你们在挖什么?”连长回答:“这些洞可以用来藏兵、储备物资,还能更加隐蔽地接近敌人。”杨勇十分赞赏这个创意,并命令其他部队也模仿这一做法。
有些部队虽然没有被安排上前线,依然要求参加战斗。杨勇则安抚大家:“作战方案已经批准,请大家支持大局。你们的任务是修路,保证后勤补给。”在杨勇的劝说下,13个步兵团加快了修路进度,不久后,洪学智副司令员调来了10个汽车团,2000多辆车辆将弹药和物资迅速运送到前线。
7月10日,杨勇做了战前动员讲话。他铿锵有力地宣告:“为了保卫我们的祖国,为了朝鲜人民的和平,我们要勇往直前,与美军及李承晚集团决战,直到最后取得胜利。”台下的战士们激动地高喊:“保家卫国!”
战斗即将打响,但突如其来的变化让情况变得复杂。一名侦察参谋投敌,敌人得知志愿军准备进攻轿岩山,便加强了该地区的防守。杨勇果断决定按原计划执行,伺机而动。
7月10日的夜晚,杨勇指挥3000多名突击队员悄悄隐藏在敌军附近的荆棘丛中或泥水里,60多门火炮隐蔽在距离敌人仅500米处。突击队员们在恶劣的条件下忍受风吹日晒、蚊虫叮咬和饥渴,终于等到了13日的夜幕降临。21时,杨勇一声令下,火炮猛轰,机关枪扫射,炮弹的爆炸声震耳欲聋,夜空被火光映红。
20兵团的三支突击部队在朝鲜人民军的配合下,猛烈攻向李承晚伪军的五个师,经过激烈的冲锋,志愿军成功突破了敌人的防线。14日拂晓,尽管遭遇顽强抵抗,志愿军依然取得了巨大的突破。
接着,杨勇决定全力攻击轿岩山,目标是摧毁敌军的战略阵地。经过13小时的恶战,199师终于攻占了轿岩山的主峰,志愿军向前推进了95公里,歼灭了敌军1.4万余人,敌军的士气一落千丈。
战斗的强度让美军和李承晚集团感到巨大的压力。美联社报道称,美国士兵愤怒地表示,真希望能亲手处决李承晚,结束这场无休止的战争。为了挽回局势,美第8集团军司令泰勒和伪国防部长官孙连一急忙赶到前线,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也在两天后抵达。
7月17日清晨,李承晚指挥的部队发起了猛烈反扑,派出6个团、百余架飞机攻击志愿军占领的阵地,志愿军顽强抗击,最终成功守住阵地。接下来,敌军又集中兵力对志愿军中路进行猛烈进攻,但都未能打破志愿军的防线。
经过多次反扑失败后,敌军终于在停战谈判中做出了让步。7月22日,美方和李承晚相继发表声明,表示同意接受停战。
金城战役不仅是朝鲜战争中的最后一场大规模战役,它成功地打击了敌军,也为停战谈判创造了有利条件。1953年7月27日,停战协议正式签署,战争以此画上了句号,杨勇的最后一战也为和平奠定了基础。
发布于:天津市上一篇:从“性能竞争”到“全周期价值”:一个央企品牌的逆袭方法论
下一篇:没有了